昨天,临海市防指发布紧急通知: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给我市带来严重影响,预计今晚20时至21时,天文高潮位与两栖洪峰叠加后,临海西门站可能发生超历史性大洪水,形势严峻。在此次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淹没临海之前,浙江的小城临海,依山靠海,物产丰富。当地的特色小吃更是丰富多样,据说有上百种,这些小吃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。它们产生于民间,流传于民间,是勤劳的临海民众的创造和智慧结晶。
1、麦虾
是临海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。麦虾可不是海鲜,而是一种面食。是将麦粉搅成粉浆,用菜刀一刀一刀割下,所以临海人称之为“割”麦虾,割下的粉浆不是细长如柳条,而是一小坨一小坨,如同弯曲的大虾,所以称其为麦虾。
旧时麦虾是临海穷苦人家的主食,将麦粉调成有韧度的粉浆,在锅内放入青菜、萝卜加水烧开,用菜刀将粉浆沿着盛器沿口一刀一刀“刮”下锅。入锅后的粉浆既不像长长的面条,又不似团团的粉块,其状如虾,故名麦虾。现在将配料改为香菇、笋丝、猪肉丝、鲜虾等,味道更加鲜美。
2、蛋清羊尾
是临海的特色名菜,以植物油、鸡蛋清、猪油、豆沙和少许麦粉为原料,先取蛋清加入麦粉,用筷子不停地搅拌,直至用一根筷子插在其中而不倒下为准,再将预先制好的以猪油网包裹的豆沙丸子放进沸植物油里炸,丸子顷刻间变的胖乎乎的、油黄黄的,待到三分微黄,便可捞起装盆,撒上白糖,就可上桌食用。色、香、味俱佳,油而不腻。
3、糟羹
分为甜羹、咸羹,通常在正月十四家家户户必吃此羹。咸羹配料以个人喜好为主,一般以10多种蔬菜,肉类,海鲜为主,切成颗粒状,炒半成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制成,味美且能御寒。甜羹主要以年糕、川豆瓣、橘脯、葡萄干、小汤圆等制成。
4、麦油脂
皮是将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,这个过程叫“打浆”。在涂抹了油脂的平底锅上摊成大如铜锣、薄如纸的麦油脂皮,再用肉丝、绿豆芽、豆面、蒿菜、鸡蛋丝、豆腐干、韭菜等等制成各种馅,吃的时候自由选择各种馅料,用麦油脂皮包起来就可以了。要热吃的话,可以把麦油脂放在油锅里贴煎,等到两面焦黄,吃起来又香又鲜。
5、扁食
就是大馄饨,通常馅为茭白、豆腐干、炊皮、肉丁,或白萝卜、咸菜等,俱切成小丁,事先炒熟。扁食皮不同于普通的馄饨皮,馄饨皮往往是正方形的,而扁食皮是略呈梯形的。包的时候,将皮摊在桌上,取一勺馅料放在皮上,从小边向上卷一圈,两边压紧后合到中间即可。扁食一般汤食,也可以蒸可以煎,是家家户户经常吃的主食。
6、豆面碎
是把豆面放在水里泡到发胀发白时入锅烧煮,同时放进猪肉丸、小油泡,讲究一些的直接用高汤烧煮,味道鲜美。面结是用千张包裹调好料的精肉,外面用棕树叶捆扎起来,一般与豆面碎一起烧煮。
7、麦饼
是戚家军抗倭时期,老百姓给将士们准备行军打仗的干粮。将麦粉和水调成团,再做成锅状,里面装上馅料,(馅料为肉末、腌菜、笋、炊皮等)摊平,压薄,然后放在平底的锅(临海人叫熬盘)里油煎。到两面焦黄时,涂上酒、油共同熬成的涂料,再煎一会儿即成。
8、羊脚蹄
同样也是临海土产糕点,有着百年以上历史。羊脚蹄是把发酵过的甜面粉做成四周圆、底面平、上面分成四瓣的羊蹄形状,面上撒上芝麻,烘干烤成,香甜松脆,经济实惠。解放初,每只一分钱,买上十只,不过一毛,却捧回一大包,既可解馋,也可在走亲戚或探望病人时赠送。
9、鸡蛋麻糍
麻糍软糯喷香,加上金黄的鸡蛋包裹,浓浓的乡土味道。
10、梅花糕
是一种梅花形红糖馅小点心。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,色泽诱人,故作品尝,入口甜而不腻、软脆适中、回味无穷,胜过宫廷御点,拍手称快。因其形如梅花,便赐名梅花糕,流传至今。
美食源自生活,最好的小吃往往藏在市井,临海的小吃是朴实的,是平民化的,遍布临海大街小巷,所以更多的临海美食需要您亲自来临海发现、品尝。西装革履的食客、光着膀子的民工,男女老少,坐在热气腾腾的一碗碗小吃前,最是有人间烟火气息。希望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早点过去,临海古城和这座城里的人民,早日恢复原来宁静的生活,特提醒临海的广大市民,及时撤离低洼水淹地区,远离长时间浸泡洪水的危险房屋,以确保生命安全。